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特邀审稿专家登记表
会议回执
稿约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授权书
  友情链接
22 中华医学期刊网
22 中华医学会
22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2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22 中国知网
22 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重庆维普)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25年 13卷 2期
刊出日期:2025-05-26

影像学诊断研究
临床研究
综述
专题笔谈
病例诊断思维
诊断学教学
 
       专题笔谈
73 嗅觉牵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孙振晓 于相芬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5.02.001
嗅觉牵连障碍(ORD)是一种持久且错误地认为自己身体存在臭味或者其他令人不愉快气味为特征的精神障碍,以导致明显的痛苦和社会功能受损为特征,常伴有牵连性思维,并试图掩盖、改变或避免自认为的气味的重复行为。该疾病的诊断应与多种躯体疾病(如牙周炎、三甲基胺尿症、直肠脓肿、肛瘘、颞叶癫痫)、社交焦虑障碍、强迫症、躯体变形障碍、妄想障碍及其他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心境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和躯体痛苦障碍相鉴别。关于ORD的治疗,目前多为病例报道,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治疗方式包括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物、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抗抑郁药及心理治疗等。未来应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本文系统回顾ORD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进展,为ORD的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2025 Vol. 13 (2): 73-78 [摘要] ( 7 ) HTML (1 KB)  PDF (508 KB)  ( 3 )
       诊断学教学
79 虚拟病人系统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黎凤炎 李福建 殷秀秀 张盛洪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5.02.002
诊断学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和诊断技能的基础课程,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占核心地位。当前的教学模式主要依靠课堂理论学习和临床见习,存在临床实践机会有限、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虚拟病人系统(VPS)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真实的临床场景,使医学生能在安全且可控的环境中重复训练并积累临床经验,显著提升临床思维能力及诊断技能;同时利用其反馈机制,有效帮助教师优化教学方案。笔者综述VPS在诊断学教学上的应用,旨在将VPS更好地融入传统教学模式,提升诊断学教学质量。
2025 Vol. 13 (2): 79-83 [摘要] ( 7 ) HTML (1 KB)  PDF (396 KB)  ( 1 )
84 成果导向教育联合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胡立娟 刘艳丽 邹芳 刘彩霞 逯晶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5.02.003
目的探讨以成果导向教育(OBE)联合对分课堂(PAD)教学模式在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3年9月至12月,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2021级临床专业1~4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68名学生,将1,2班84名学生作为对照组,3,4班84名学生为试验组。对照组学生应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试验组学生应用OBE联合PAD教学模式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操作考核成绩、平时课堂表现、课堂出勤率,对比分析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从多维度对教学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试验组总成绩(86.94±5.35)分、操作考核成绩(87.84±4.14)分、平时课堂表现(82.53±2.77)分,均高于对照组[总成绩(68.26±4.73)分,操作考核成绩(72.31±6.73)分,平时课堂表现(41.25±2.03)分],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8,2.60,3.22;均P<0.05)。两组课堂出勤成绩比较[(92.41±2.36)分,(91.62±3.7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P>0.05)。两组学生调查问卷发放168份,回收问卷168份。结果显示,试验组在增加课堂趣味性(96.43%,81/84)、有助于熟练掌握知识点(95.24%,80/84)、课堂节奏紧凑(91.67%,77/84)、促进小组间互动学习(92.86%,78/84)、提高学习兴趣(90.48%,76/84)、学习目的明确(94.05%,79/84)、提高临床实践能力(91.67%,77/84)、启迪学生发散思维(91.67%,77/84)方面,均优于对照组[76.19%(64/84),82.14%(69/84),80.95%(68/84),77.38%(65/84),79.76%(67/84),71.43%(60/84),78.57%(66/84),75.00%(63/84)],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1,7.42,8.52,8.28,11.24,12.42,8.53,8.37;均P<0.05)。结论OBE联合PAD教学模式在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助于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2025 Vol. 13 (2): 84-88 [摘要] ( 7 ) HTML (1 KB)  PDF (858 KB)  ( 2 )
       影像学诊断研究
89 超声特征联合临床病理早期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应用价值
庞心念 蒋添 徐贝贝 杨天瑶 李伟 陈禄凑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5.02.004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临床病理因素早期预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AC)后获得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接受NAC治疗的304例乳腺癌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将乳腺癌患者分为pCR组和非病理学完全缓解(non-pCR)组,比较两组超声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pCR的独立预测因素,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模型对pCR的诊断能力。使用R软件建立乳腺癌患者pCR的列线图模型,并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列线图模型的拟合程度。结果NAC前,pCR组与non-pCR组超声在侧方声影、边缘、钙化、血流分数方面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01,18.135,12.991,9.327;均P<0.05)。两个周期NAC后,pCR组肿瘤最大径缩小率大于non-pC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182,P<0.01)。NAC前,两组患者在临床T分期、雌激素受体(ER)表达、孕激素受体(PR)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53,23.293,30.333,38.384;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侧方声影(OR=2.782,95%CI:1.534~5.045)、微钙化(OR=0.395,95%CI=0.170~0.920)、毛刺/蟹足样边缘(OR=0.244,95%CI:0.104~0.572)、血流分数(OR=0.527,95%CI:0.295~0.941)、临床T分期[T2(OR=0.371,95%CI:0.153~0.902)、T3(OR=0.212,95%CI:0.066~0.684)、T4(OR=0.146,95%CI:0.039~0.555)]、最大径缩小率(OR=5.988,95%CI:1.923~18.645)、HER2表达(OR=4.977,95%CI:2.740~9.041)是乳腺癌pCR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基于上述因素构建联合模型,预测pC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1(95%CI:0.796~0.872),并构建列线图,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拟合程度较好(χ2=4.144,P>0.05)。 结论超声测得的侧方声影、钙化、边缘、血流分数、最大径缩小率以及临床T分期、HER2表达是乳腺癌患者NAC后获得pCR的独立预测因素,超声特征联合临床病理特征可为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影像学依据。
2025 Vol. 13 (2): 89-96 [摘要] ( 7 ) HTML (1 KB)  PDF (1227 KB)  ( 1 )
97 肝脏乏脂肪型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影像学特征
张双 樊清语 田雅乐 柏福运 贾岩龙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5.02.005
目的探讨肝脏乏脂肪型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4年12月襄阳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2例肝脏乏脂肪型PEComa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2例肝脏乏脂肪型PEComa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8.58±10.96)岁,肿瘤均为单发,其中4例位于肝左叶,8例位于肝右叶。临床表现为腹胀不适(2例)、腹痛(1例)及背痛(1例),8例无症状。影像学上,所有病例在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均呈现出显著强化,其中10例在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逐渐减弱,符合典型“快进快出”或“快进慢出”强化模式;另外2例表现为在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即“持续性”强化模式。9例PEComa患者在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内或周边可见增粗的血管影。病理上,肿瘤组织内缺乏成熟脂肪细胞,主要由大量上皮样细胞构成,并沿血管腔周围呈放射状排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HMB-45、Melan-A及平滑肌肌动蛋白均呈阳性表达。结论肝脏乏脂肪型PEComa在影像学及病理学上展现出独特的特征性表现,这些特征对于该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025 Vol. 13 (2): 97-102 [摘要] ( 9 ) HTML (1 KB)  PDF (6134 KB)  ( 1 )
103 PET/CT联合增强CT在睾丸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周永荣 王淑侠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5.02.006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ET/CT)联合增强CT对睾丸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广东省人民医院2008年4月至2020年7月就诊的,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49例睾丸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PET/CT及增强CT影像结果。将患者分为血液系统睾丸肿瘤(n=26)和非血液系统睾丸肿瘤(n=23)。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患者PET代谢参数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最大标准摄取值病变/背景比值(SUVmax L/B)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精原细胞瘤与非精原细胞瘤患者增强CT特征的组间差异。结果49例患者中血液系统肿瘤患者SUVmax水平较非血液系统肿瘤高[9.2(6.9,13.4),7.8(4.8,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P<0.05);SUVmax L/B[3.5(1.9,6.1),2.5(1.7,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1,P>0.05)。26例血液系统睾丸肿瘤及11例精原细胞瘤CT增强表现为均匀强化,无坏死,边界清晰,FDG代谢不同程度增高;12例非精原细胞瘤CT增强表现为明显不均匀强化,有坏死,边界不清晰,FDG代谢稍增高。对精原细胞瘤与非精原细胞瘤增强CT特征进行比较,其中强化程度[分别为6例(轻度),4例(中度),1例(明显);0例(轻度),4例(中度),8例(明显)]、坏死(3例,10例)和边界不清晰(0例,5例)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5.32,11.24;均P<0.05);对两组患者SUVmax、SUVmax L/B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7,-0.92;均P>0.05)。49例患者临床分期中Ⅰ期11例,Ⅱ期19例,Ⅲ期6例,Ⅳ期13例。结论18F-FDG PET/CT联合增强CT检查在睾丸恶性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分期上有较高的价值。
2025 Vol. 13 (2): 103-110 [摘要] ( 8 ) HTML (1 KB)  PDF (3856 KB)  ( 2 )
       临床研究
111 双相情感障碍共病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桢桢 潘姝良 贾梦婷 张利 杨世昌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5.02.007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BD)共病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代谢的特点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和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24年1月至2025年2月就诊于开封市第五人民医院的BD共病T2DM住院患者50例为研究组,依据BD临床分型(BD-Ⅰ型、BD-Ⅱ型)将其分为共病Ⅰ组(n=24)和共病Ⅱ组(n=26)。收集同时期住院非共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为非共病Ⅰ组(n=25)和非共病Ⅱ组(n=25)。统计各组人口学资料及一级亲属情感障碍或/和T2DM家族史,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体重指数(BMI)、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腰高比(WHtR),测试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等比较共病组与非共病组统计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共病组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共病组情感障碍家族史比例[22.00%(11/50)]、糖尿病家族史比例[26.00%(13/50)]、WC[(89.48±7.12)cm]、HOMA-IR(3.48±1.47)、WHtR(0.53±0.05)、FBG[(7.15±1.93)mmol/L]均高于非共病组[6.00%(3/50)、8.00%(4/50)、(85.26±8.16)cm、(2.59±1.12)、(0.51±0.05)、(5.46±0.57)mmol/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6,5.741;t=2.755,3.383,2.217,5.943;均P<0.05)。共病组MoCA量表评分中视空间与执行功能[2(2,3)分]、注意[3.5(3,4)分]及总分[18(16,20)分]得分均低于非共病组[3(2,3)分、4.5(4,5)分、19(18,22)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44,-4.105,-2.909;均P<0.05)。共病组中有无情感障碍或/和T2DM家族史在WC[(95.06±6.75)cm、(86.61±5.46)cm]、FBG[(8.19±2.29)mmol/L、(6.62±1.50)mmol/L]、WHtR[0.56(0.53,0.61)、0.51(0.49,0.54)]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2,-2.905,Z=-3.687;均P<0.05)。情感障碍家族聚集性与WC(r=0.423,P=0.002)、FBG(r=0.384,P=0.006)、WHtR(r=0.392,P=0.005)、HOMA-IR(r=0.385,P=0.006)呈正相关;糖尿病家族聚集性与BMI(r=0.316,P=0.025)、FBG(r=0.305,P=0.031)、WC(r=0.548,P=0.000)、WHtR(r=0.499,P=0.000)呈正相关;糖尿病家族史与情感障碍家族史(r=0.456,P=0.001)呈正相关。结论BD共病T2DM患者空腹血糖偏高、胰岛素抵抗及腹型肥胖更明显,认知功能也更差。共病者及其一级亲属应注重糖代谢指标及腰围的管理,有利于降低情感障碍和T2DM的发病风险。腰高比可作为重点监测指标。
2025 Vol. 13 (2): 111-116 [摘要] ( 8 ) HTML (1 KB)  PDF (411 KB)  ( 3 )
       病例诊断思维
117 以单侧肢体无力起病的吉兰-巴雷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刘超群 王玉忠 张国荣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5.02.008
目的探讨以单侧肢体无力为首发症状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诊断特征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4年7月24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例以单侧肢体无力起病的GB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66岁,主因“左下肢无力5h”入院,既往有胸椎压缩性骨折(胸12)术后、左乳腺癌术后病史,发病前4d有发热伴腹泻。入院头颅MRI未见新发梗死灶,且给予抗血小板、改善脑循环、减轻脑组织损伤等治疗后未见改善。入院后第4天左下肢无力较前加重,并出现右下肢无力。脑脊液示白细胞计数4×106/L,蛋白0.51g/L,脑脊液一般细菌涂片、抗酸杆菌涂片、真菌涂片、墨汁染色均未见异常。抗神经节苷脂(GM1、GM1b、Ga1NAc-GD1a、GD1a、GD1b、GQ1b和GT1a)IgG抗体为阴性。下肢神经电生理示左胫神经、左腓总神经波幅显著降低,左胫神经传导速度轻度减慢。患者最终诊断为GBS,给予血浆置换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结论GBS可表现为单侧肢体无力起病,临床需与脑梗死相鉴别。
2025 Vol. 13 (2): 117-121 [摘要] ( 9 ) HTML (1 KB)  PDF (1505 KB)  ( 1 )
122 链格孢菌致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一例并文献复习
张庭秀 胡绳 马李杰 肖贞良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5.02.009
目的探讨链格孢菌感染导致的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诊断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4年5月31日于西部战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诊治的1例由链格孢菌感染导致的IPFI患者的临床资料,查阅并复习相关的文献资料。结果患者女性,84岁,以咳嗽、咳痰伴左侧胸痛起病,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斑片及渗出影。常规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病灶无明显吸收。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灌洗液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检测后,明确病原体为链格孢菌。给予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联合静脉使用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治疗10d后,症状明显改善,复查胸部CT显示病灶稍有吸收。出院后口服伏立康唑片,3个月后患者咳嗽、咳痰及胸痛症状完全缓解,胸部CT显示病灶明显吸收。结论mNGS可有效诊断链格孢菌导致的IPFI,两性霉素B联合伏立康唑治疗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025 Vol. 13 (2): 122-125 [摘要] ( 12 ) HTML (1 KB)  PDF (1013 KB)  ( 4 )
       综述
126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高血压的关系研究进展
吕豪 钱福凯 徐瑞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5.02.010
高血压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其发病率持续上升,受环境和遗传等多因素影响。近年来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回顾了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高血压之间的关联,重点探讨了益生菌补充、饮食调控、抗生素干预、粪菌移植等基于肠道菌群的高血压防治策略,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高血压的精准管理提供新思路。
2025 Vol. 13 (2): 126-132 [摘要] ( 8 ) HTML (1 KB)  PDF (545 KB)  ( 1 )
133 Wnt/β-连环素信号通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王思泽 王春梅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5.02.011
经典Wnt信号通路即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促胚胎及组织形成、神经功能整合等生理效应。随着研究中复杂通路结构网络的建立,Wnt/β-catenin通路在各类病理生理过程中的正向、负向调控机制逐渐被发现,不同配体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不尽相同,包括神经保护作用、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调节、细胞自噬和凋亡等,广泛存在于诸如缺血性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研究表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靶向调控在恢复神经生物学功能及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展现出显著潜力。本文主要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5 Vol. 13 (2): 133-139 [摘要] ( 10 ) HTML (1 KB)  PDF (814 KB)  ( 1 )
140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灌注不良的研究进展
仇洋洋 费忠化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5.02.012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起病后常累及主动脉分支动脉,导致脏器灌注不良。当并发肠系膜灌注不良综合征(mesMPS)时,因临床表现不典型,并且缺乏特异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容易延迟诊断,住院期间死亡率高。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对于ATAAD的治疗策略尚无一致性的意见,传统的急诊开放主动脉修复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预后差。因此,优先进行主动脉修复,还是恢复肠系膜上动脉血流灌注仍然存在争议。笔者就ATAAD合并mesMPS相关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策略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的依据。
2025 Vol. 13 (2): 140-144 [摘要] ( 9 ) HTML (1 KB)  PDF (444 KB)  ( 1 )
  期刊信息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
   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承办:济宁医学院
名誉总编:杨志寅
总编辑:甘立军
编辑部主任:崔芬
出版: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东河
   沿街69号
邮购: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编辑部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
   建设南路33号 济宁医学院
   邮编:272013 
   电话/传真:0537-3616261
   Email:zhzdxzz@126.com
光盘定价:每期28元,全年112元

  编委风采

版权所有 ©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鲁ICP备13016295号-3